資料讀取中...

腸病毒簡介

2020/03/12

病毒簡介

 
    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,屬於小RNA病毒科(Picornaviridae)。在過去的分型大致分為:小兒麻痺病毒(Poliovirus)、克沙奇病毒(Coxsackievirus)A型及B型、伊科病毒Echovirus)及腸病毒(Enterovirus) 等60餘型。後來「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」在2000年依據病毒學基因序列分析結果,重新將腸病毒分為人類腸病毒A、B、C、D(Human enterovirus A、B、C、D)型,而每一種人類腸病毒又有多種血清型。其中腸病毒71型被歸類於人類腸病毒A型。
 
    人類是已知的唯一宿主及感染源。在溫帶氣候地區,腸病毒通常流行於夏季,但在熱帶及亞熱帶,流行的季節性並不明顯,全年皆可能有感染個案發生。在所有腸病毒中,除了小兒麻痺病毒之外,以腸病毒A71型 (Enterovirus A71) 最容易引起神經系統的併發症。此病毒是在1998年腸病毒71型流行在台灣造成405例重症和78人死亡的疫情最為嚴重,當年預估約有140萬的兒童得到手足口症和咽唊炎。腸病毒 D68 型也可能引起嚴重的症狀,包含神經系統症狀及呼吸衰竭等。在 2014 年以前並非常見的腸病毒型別,僅有少數的群聚事件被報導出來,直到 2014 年 8 月起美國發生大規模腸病毒 D68 型感染疫情,甚至出現急性無力脊髓炎 (acute flaccid myelitis, AFM) 關連性病例,之後在加拿大及歐洲等國家陸續報告出類似病例才受到重視。

一般而言,感染某一型腸病毒之後,對該種特定病毒之免疫力至少可持續數十年之久,但接觸過未曾感染過的病毒型別,仍有可能感染發病。
 
腸病毒對酸及許多化學藥物具抵抗性,如抗微生物製劑、清潔消毒劑及酒精,均無法殺死腸病毒醛類、鹵素類消毒劑(如市售含氯漂白水)可使腸病毒失去活性。50℃以上的環境、紫外線也可降低病毒活性。

 

傳播方式

 
       依據國內歷年監測資料顯示,腸病毒疫情每年約自3月下旬開始上升,於5月底至6月中達到高峰後,即緩慢降低,而後於9月份開學後再度出現一波流行。腸病毒的傳染性極強,主要經由腸胃道糞—口、水或食物污染)或呼吸道(飛沫、咳嗽或打噴嚏)傳染,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的分泌物或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受到感染。此外,新生兒則可能透過胎盤、孕婦分娩過程或產後人際接觸等途徑感染腸病毒。腸病毒感染的潛伏期大約2至10天,平均約3到5天,發病前數天在喉嚨及糞便都有病毒存在,即開始有傳染力,通常以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;痊癒後,腸病毒還會隨著糞便排出達8到12週之久,所以痊癒之後還是要繼續注意個人衛生,勤洗手,才可以降低病毒傳播的機會,不過傳染力會逐漸降低。
 

臨床症狀

 
       腸病毒可以引發多種疾病,其中很多是沒有症狀的感染,或只出現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。常引起手足口病(hand-foot-mouth disease)及疱疹性咽峽炎(herpangina),有些時候則會引起一些較特殊的臨床表現,包括無菌性腦膜炎、病毒性腦炎、心肌炎、肢體麻痺症候群、急性出血性結膜炎(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),或因感染腸病毒D68型而引起嚴重呼吸道症狀、腦炎或急性無力脊髓炎等。另外,新生兒感染腸病毒的症狀大多與嬰幼兒的表現不同,最常見的症狀包括發燒、食慾不佳、活動力下降、躁動不安、皮膚出現紅疹、腹瀉或嘔吐等,病況進展嚴重時可引發心肌炎、肝炎、腦炎、新生兒敗血症。
 
但是由於病毒名稱中有個「腸」字,許多家長就誤會腸病毒是造成腸胃炎的兇手。其實腸病毒主要是在腸道繁殖生長,比較少出現嚴重腹瀉狀況,與腸胃炎的病毒不同。腸病毒感染較常見的疾病、臨床症狀及可能病毒型別如下:


近幾年流行的克沙奇A6型,在2009年以前主要還是以疱疹性咽峽炎表現,也幾乎沒有重症的病例。但是2010年之後病毒基因變種,反而呈現出手足口病,幾乎全身都會長出大顆水泡,且病毒會攻擊指甲、使指甲脫落,在2013也有重症病例的報告,值得後續的觀察與追蹤。

疱疹性咽峽炎
特徵為突發性發燒、嘔吐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,病程為4~6 天。病例多數輕微無併發症,少數併發無菌性腦膜炎。



手足口病
特徵為發燒及身體出現小水泡,主要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,其次為軟顎、牙齦和嘴唇,四肢則是手掌及腳掌、手指及腳趾。常因口腔潰瘍而無法進食,病程為7~10 天。


 

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定義

    出現典型的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峽炎,或與病例有流行病學上相關的腸病毒感染個案,同時有:
(一)肌陣攣(myoclonus)合併心跳快或血壓升高。
(二)腦幹腦炎(brainstem encephalitis)。
(三)急性鬆弛性肢體麻痺(acute flaccid paralysis,AFP)。
(四)心肺衰竭(cardiopulmonary failure)。
 

治療

    目前並沒有特效藥,醫師大多給予對抗症狀之支持性療法絕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, 7 到10天自然痊癒。病患要多補充水分,多休息,學童儘量請假在家休息,以避免傳染給同學。另外要小心處理病患之排泄物(糞便、口鼻分泌物),且處理完畢須立即洗手。雖然大人有症狀的機會不高,但是在門診還是偶而可以發現家長在照顧感染腸病毒的小朋友之後,開始也有口腔潰瘍甚至手足口病的症狀。
    一般來說,居家照護即可。感染腸病毒須要住院的情形有:(1) 嘴巴破得太厲害,小朋友因疼痛無法進食而有脫水的疑慮。住院是為了打點滴補充水分。(2) 有重症前兆病徵的出現: 嗜睡、肌躍型抽搐、持續嘔吐、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。住院是為了維持生命跡象,也不能避免重症的發生,萬一有變化可以立即處理。從過去的統計數字就看的出來,體溫燒的高並不一定變成重症的機會就高。
   
如果有出現以下重症前兆病徵,必須立刻前往大醫院住院觀察。
 (一) 嗜睡:包括意識改變、意識不清、活力不佳。
 (二) 肌躍型抽搐:類似受到驚嚇的突發性全身肌肉收縮動作,於睡覺時發作特
      別頻繁。這種動作於正常兒童時偶而可見,但若發作次數頻繁,或於白天
      清醒或深睡時也會出現則為異常。以下影片即為小朋友在睡覺時發生肌躍
      型抽搐之情況,數分鐘就發生一次。
      
 (三) 持續嘔吐:頻繁的噁心或嘔吐
 (四) 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:在小朋友安靜且體溫正常的情況下,有呼吸喘或心跳變快的情形。



感染腸病毒的小朋友可能因為口腔內潰瘍導致進食困難而拒食,為防止其脫水或體力不繼,影響復原,故飲食之選擇以溫涼軟質類為主,避免過燙或辛辣刺激類增加其不適而更為排斥進食。例如冰淇淋、果凍、布丁、仙草、運動飲料、
果汁、優酪乳、豆花等等。
 

預防

   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,但可透過簡單的衛生保健動作,有效降低感染的機會。腸病毒的預防方法如下:
1.勤洗手,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。
2.均衡飲食、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,以提昇免疫力。
3.生病時,應儘速就醫,請假在家多休息。
4.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。
5.流行期間,避免出入人潮擁擠,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。
6.儘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,尤其是孕婦、新生兒及幼童。
7.新生兒可多餵食母乳,以提高抵抗力。
8.兒童玩具(尤其是帶毛玩具)經常清洗、消毒
9.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
 
依據腸病毒的特性,比較適合的消毒方法有:
1.化學製劑:含氯漂白水。醛類、鹵素類消毒劑,如市售含氯漂白水可使失去活性,衣物漂白水(含氯)的洗滌可殺死腸病毒
2.溫度:煮沸
3.紫外線:日曬。陽光暴曬或紫外線照射可降低病毒活性。
 
一般環境消毒,建議使用500ppm濃度之漂白水,針對病童分泌物或排泄物汙染之物品或表面,建議使用1000ppm之漂白水
 
只需對於常接觸的物體表面(門把、課桌椅、餐桌、樓梯扶把)玩具、遊樂設施、寢具及書本做重點式的消毒,不需要大規模的噴藥消毒。除此之外,清洗完的物品可以移至戶外,接受陽光照射,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以抑制腸病毒的活性。

若對病情或是小朋友狀況有所疑慮,須盡速諮詢兒科醫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