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欣儒醫師
異位性皮膚炎又稱為異位性濕疹,是一種慢性且反覆發作的皮膚發炎疾病,經常伴隨皮膚搔癢,屬於常見的兒童過敏疾病之一。其治療方針包含四個層面-皮膚保濕、緩解癢感、治療發炎、以及預防和控制感染,除了使用藥物治療,搭配居家照護亦相當重要。
以下說明兒童異位性皮膚炎的居家照護要點。
✨皮膚照護
-
塗抹保濕劑
一天至少塗抹保濕劑兩次,選擇不含香精、酒精、色素或化學添加物的保濕劑,其中一次須在洗澡後立即塗抹。皮膚較乾燥處可選擇油膏(ointment)或乳霜(cream)質地的保濕劑,其保濕效果較佳且塗抹時較不會有刺痛感,若覺得前述成分太油或是天氣較濕熱時,則可以選擇乳液(lotion)。
-
沐浴清潔
每日皆可以溫水淋浴或泡澡,水溫不宜過熱,且以十分鐘為限;沐浴清潔時建議使用不含肥皂及香精成分的洗潔劑,針對易流汗及髒污部位如手腳、腋窩、生殖器清潔即可,不需塗抹全身,且不要過度刷洗皮膚以避免洗掉皮膚上的天然油脂,並於泡澡或淋浴完立即塗抹保濕劑 。
-
避免搔抓
異位性皮膚炎具有所謂的「癢-抓循環」,意即慢性發癢會導致搔抓,但持續搔抓又會刺激發炎而變得更癢,落入惡性循環。皮膚嚴重搔癢時可用濕毛巾短暫冷敷搔癢處後塗抹保濕劑,或服用口服抗組織胺藥物,亦需定期修剪指甲,夜間可穿戴薄手套或襪子來避免睡覺時無意識搔抓。家長可叮囑患童盡量減少搔抓或以輕拍取代搔抓,陪伴他們做喜歡的活動以轉移注意力,但避免嚴格限制患童抓癢,讓患童感到壓力反而會惡化皮膚狀況。
✨日常生活注意事項
-
避免接觸刺激物質
應避免讓皮膚直接接觸可能的刺激物質導致濕疹惡化,例如穿著毛衣、質地粗糙或過於貼身的衣物,改穿著舒適透氣的棉質衣物;清洗衣物時應使用不含添加物的洗衣精,另也應避免噴香水、接觸化學藥劑或室內清潔劑、配戴鎳金屬飾品、塗抹綿羊油等。
-
避免食物過敏原
部分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會合併食物過敏,常見的食物過敏原包含牛奶、蛋、花生、小麥、大豆、堅果、海鮮等,若患童吃特定食物後濕疹發紅、變癢,可向醫師諮詢,經醫師評估及檢驗確認為食物過敏後,應避免食用該食物;在未確認是否會產生食物過敏前,則不用刻意對其他特定食物忌口,以求營養均衡。若是產生嚴重過敏反應(合併皮膚、呼吸道、心血管或腸胃道等多系統症狀,或出現休克情形),則須盡速至急診就醫。
-
環境控制
極端的溫度變化可能會造成皮膚狀況惡化,過熱流汗會對皮膚產生刺激,過冷又易使皮膚乾燥,因此夏季時應避免日曬,室內活動應在冷氣房內進行,冬季則需加強保濕。控制室內濕度及保持家中環境清潔有助於塵蟎等吸入型過敏原防治,但對異位性皮膚炎的幫助有限,然而患者在成長過程中常併發氣喘及過敏性鼻炎,因此室內環境控制仍需重視。
-
生活型態調整
壓力及情緒都可能造成皮膚狀況惡化,平時應盡量放鬆心情,維持正常生活作息和充足的睡眠,也應注意勿和他人共食,特別是避免接觸患有唇疱疹的人,以免得到單純疱疹病毒感染,引發「疱疹性濕疹」的風險。
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相當困擾的過敏疾病,反覆搔癢影響睡眠品質,皮膚外觀變化導致社交障礙及情緒問題,亦常合併其他的過敏症,對患童生活品質帶來嚴重衝擊,除配合醫師指示使用藥物治療外,由家長陪同一起持之以恆地貫徹居家照護,方能使疾病達到良好控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