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料讀取中...

關於B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

2022/03/25

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腦膜炎,是一種呼吸道傳染病,主要由飛沫與接觸而傳染。因為初期症狀類似感冒,非常難立即診斷,甚至有可能會誤診。
這個病不常見,台灣一年約10-20個病例,但是會讓兒科醫師特別害怕的原因是在於
高死亡率,只要感染就很容易跑到腦部去,死亡率高達50% ,就算早早就用對抗生素治療,也有10%-15%的死亡率 ;如果幸運存活,約有20%會有嚴重後遺症,被感染很難全身而退。

不管是大人或小孩都有可能被感染,1歲以下是發生率最高的族群,1到4歲次之。不見得每一位醫師都看過這個病,我個人在長庚也只遇過2-3位病例。腦膜炎雙球菌主要有五種血清群,A、B、C、W、X、Y。台灣很早以前就已經有ACWY的4價結合型疫苗(MenACWY),根據統計,
台灣本土以B型占了80%居多。​

疫苗本身不便宜,至於要不要施打,可能需要考量一下.以我自己來說,因為曾經在醫院看過非常嚴重的病例,所以選擇讓自己的孩子施打,不想有任何的萬一造成遺憾,畢竟這是一個可以用疫苗預防的疾病.

<<以下摘錄自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的建議>>

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為腦膜炎雙球菌所引起之侵襲性感染,估計全球每年病例數達120萬人,台灣每年約有10-20人感染,全年齡層均可能感染,尤其好發於嬰幼兒,以及密集生活型態(如軍營、住宿學生等)。侵襲性感染死亡率極高,約為10-50%,後遺症的比例亦高。